logo-bg
logo-bg
跳至主要內容
deco
deco
deco

中心簡介

Taipei Music Center

:::

近未來 /進未來 /敬未來 流行音樂、時尚藝術、文化展覽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以市民大道區隔為北基地及南基地。可容納5,000人、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中大型表演場地「表演廳」座落於北基地,南基地則有以主題策展方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光榮歷史與各種面貌的「文化館」、以培育臺灣音樂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區」等場館。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南北基地由造型天橋串聯,三棟主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除加強整體建築的統一性,也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deco
deco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未來將朝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的願景邁進,除匯集創作人才外,並期望提供流行音樂及周邊產業群聚、展現優質的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創造聚合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跨界能量。

表演廳

表演廳是為流行音樂展演設計之專屬場館,為一地上五層、地下三層的建築,外觀為不規則的殼狀造型,常被暱稱為「太空船」,鋼造結構外包覆灰綠色烤漆屋頂,乃建築師模擬臺灣山岳重巒疊嶂特色,象徵台灣流行音樂邁入新世紀後,屢創高峰的多元發展之勢。室內依活動配置規劃,最多可容納約5,000人。場館另包含化妝室、休息室、排練室、行政辦公室以及服務設施區域等。 表演廳屋頂外牆為金屬屋面系統,由隔音/隔熱層、鋁板和方鋼管等相關構件構成,表層金屬板高度防水,並具有隔音隔熱功能。大廳入口樑柱外牆使用鋼板包覆系統,以無縫式設計表現整體感。

文化館

流行音樂一向是紀錄當代文化最重要的有/無形史料之一。而北流文化館,即為國內第一座以流行音樂為主題的展覽館。館內規畫常設展及特展,整理並展示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並汲取豐沛的跨界能量,從珍貴的資料中,讓民眾理解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與生成過程。每一首歌、每張專輯的催生歷程,音樂的當代意象呈現與視覺符碼,都能在此感同身受,並體驗台灣流行音樂亦步亦趨往前推進的過程。傳承,方能瞻望未來。在文化館,品味台灣流行音樂的經典時光,更敬未來不可限量的新樣貌。 我們都曾有許多被音樂打動的時刻,而流行音樂,也一一記錄著我們的成長、時代的氣味。音樂,有我的,也有你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承先啟後,從經驗到創造、從珍藏到分享、從在地到國際、從微觀到宏觀、從可能到不可思議,音樂的聚集與延伸,都在這裡: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灣流行音樂的心臟。

產業區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產業區整體規劃結合了音樂展演空間、流行產業社群使用空間,如:錄音室、練團室、辦公室等,具有多功能用途。流行音樂除了現場展演,前端的產製更是育成音樂作品重要的環節。於是北流串連起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成為完善的產業園區,提供適當且便利的資源,更以培育新一代的音樂產業人才為要務。唯有音樂品質的全面提升,與世代人才的發掘與培養,才能永續台灣流行音樂在華人音樂中的領導地位。產業區,帶領台灣流行音樂,走進新未來。

戶外表演空間

戶外表演空間位於文化館與產業區之間,佔地長約100公尺、寬約35公尺,可容納約3,000人,四周另有大片綠地及樹木植栽,與北基地的戶外廣場串聯,可做為一般大眾休閒遊憩場所,亦可舉辦創意市集、音樂饗宴、小型街頭表演等各類型活動,強化公共空間屬性,拉近與民眾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