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四)
敵人還是朋友?華納與環球是否能解決「AI深度偽創」帶來的衝擊
編譯:袁永興
有句話說:“如果你無法擊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if you can’t beat ’em, join ’em)。這可能是唱片公司在人工智慧AI生成技術已經成熟的深度偽創(Deep Fakes)時代,所及將採用的因應方式,尤其在今年初未經授權的AI生成音樂引發全球熱議。
無論對於AI生成的音樂感受如何,很難否認這些作品背後的創意、動機、及潛在的營利潛力。因此,近來傳出環球音樂集團(UMG)正在與Google進行談判,很有可能是為了允許授權AI生成相近於藝人的旋律、聲音的決定。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Google and Universal Music negotiate deal over AI ‘deepfakes’),這些談判目前正處於早期階段,因此還不需對此抱太高期望。但核心理念是創建一個合法的環境,以此類音樂AI生成為基礎,創作者將為使用藝人的作品和聲音、支付權利持有人費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也正與Google就此類技術產品進行談判。
如果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環球音樂集團)和第三大的唱片公司(華納音樂集團)都在就這個問題進行談判,那便清楚地表明音樂產業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然而如果這些發展要在日後證明可行,就需要解決一些潛在的疑慮、而問題多半圍繞在音樂產業的供需動態。
以下是供需平衡可能因深度偽創而被顛覆的三個面相:
1. 大量新的AI音樂可能會降低藝人實際創作的價值
可能出現的一個悖論是,非常受歡迎的藝人創作的音樂價值卻反而降低。假設環球音樂集團同意將Drake的聲音授權給AI生成應用程式,接著全球成千上萬的Drake粉絲使用該AI應用程式創建“新的Drake歌曲”,其中一小部分粉絲創建的曲子意外受到歡迎,這意味著音樂市場上將陸續出現數首、甚至數十首新的AI“Drake熱門歌曲”。在這個授權協議下,隨著數十首新的Drake曲目進入市場,將會稀釋對Drake自己產出新內容的需求、也稀釋掉版稅分潤,進而新專輯的銷量可能會減少,新歌的串流播放也可能下降。在這種情況下,Drake本人可能會面臨更困難的問題:如果過去一年最受歡迎的“Drake”歌曲是一位粉絲生成的AI深度偽創作品,那麼他在巡迴演出時是否會演唱這首歌曲?如果他唱了,他是否需要支付生成AI歌曲的粉絲創作者錢?將這種現象擴展到數十位A List音樂人身上,這對整個音樂產業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2. 要允許深度偽創的出現、藝人可能會面臨巨大壓力
據報導,Google和環球音樂集團之間的一項潛在協議中可能包含某種條款,確保只有同意的藝人才會獲得將其音樂風格和聲音的深度偽造授權。然而目前發表對AI看法的藝人,態度顯得十分兩極。例如史汀(Sting)對BBC表示:「這將是我們在未來幾年必須爭取的一場戰爭,保護我們免受人工智慧的侵害。」與此同時,Grimes採取了相反的態度,自行推出了一個測試版項目,允許粉絲使用她的聲音創作音樂,前提是她會獲得任何版稅收入的50%。從商業角度來看,簽訂授權協議是個選項,唱片公司與藝人仍能保持良好關係,但如果同意深度偽創這種方式,音樂人可能會受到產業內各方壓力,好比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和作為音樂家的風範。
3. 深度偽創內容可能成為唱片新人崛起的障礙
當今的音樂場景以不斷湧現的新人為特點,尤其是在K-POP、墨西哥音樂和非洲節拍等音樂類型近年的崛起,以及音樂“全球在地化”現象的推動,然而經過授權的深度偽創一但成真,很可能會讓這些新人在蜂擁而上的AI作品產出中變得發展困難。
對唱片公司來說,這將是在「渴望將AI生成的音樂內容商業化」和「保護音樂產業核心的藝人作品和聲譽」之間,如何取得微妙平衡的問題。可以確定的是,最近幾個月的發展顯示,對音樂產業來說,放棄AI已經是不可能的選擇。
資料來源:◎ Music Business Worldwide
歡迎加入Line@會員、訂閱電子報